妇产科医生早上查房时,准妈妈们大多面带笑容地谈论着“啊!宝宝在踢我。”之类的美好话题。但一谈起分娩,她们既充满期待,又紧张害怕,“痛”是她们对分娩挥之不去的印象。难道产痛真的那么可怕吗?怎样才能镇痛,自然顺利将宝宝生下来呢?
孕期检查时,个性安静的李娟询问有关分娩时的镇痛方法,我建议她进行拉美兹呼吸法的自我训练。从怀孕7个月起,她就开始接受训练。虽然有些繁复,不过她有瑜伽练习的基础,而且有她先生的陪同,训练渐入佳境。这对她顺利地完成自然分娩功不可没。
那天,她的宫口已张开一指,但是规律的宫缩一直没有来。她由丈夫陪同在医院的花园里散步,同时用鼻子深吸一口气,慢慢由嘴吐出,随着子宫的收缩吸气、吐气,直到阵痛停止。果然,宫缩的频率开始变快,她仍然坚持慢慢踱步。这时,她完全用嘴进行轻浅呼吸,口中发出“嘻嘻”的声音,当子宫收缩强烈时,加快呼吸。随后,她感觉肚子里涌来了一阵又一阵疼痛,这是即将临盆时的阵痛。她来到产房,躺在床上完全放松,先深吸一口气,接着快速做4~6次短呼气,再吐出所有的“气”,感觉就像费劲地吹气球。
我在一边鼓励着她,给她加油,同时仔细观察宫口张开的程度。询问她能否忍受疼痛,她迷迷糊糊地点点头,然后继续配合指令做呼吸运动。
“好,长长吸一口气,憋气10秒,然后轻轻呼气。”我有条不紊地发着指令。宫缩强烈的时候,她开始用力,很快宫口露出了胎发。“很好!再来,哈,哈,哈。”在我的引领下,她使用短促呼吸减缓疼痛。她的腹部放松了下来,一个宝宝诞生了。
镇痛原理:这是由法国妇产科医生拉美兹在俄国的深入学习中,发现并整理出来的一种非药物镇痛方法,即利用呼吸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生产的痛苦。通过训练,使产妇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控制上,使宫缩频率与呼吸频率一致,呼吸深度和宫缩强度协调进行,从而减少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减轻痛感。
优缺点:简单易学、安全有效,但操作比较复杂,适用于胎位正常,无危险的妊娠。怀孕七个月时学习最为恰当。准父母需要一同接受产科医生的引领训练。平时,准妈妈在准爸爸的贴心陪伴下反复练习到熟练,在生产时充分使用,可使产程缩短,并减轻疼痛。
林露是个健身狂人。每次锻炼,都要先跑一万米,再游泳半个小时。即使在孕期,她也会进行规律的运动。正因为此,她对于分娩的疼痛话题,并不太在意。宫口稍开之后,还没等我做动员工作,她已经积极地下床活动。
和她相比,不少准妈妈们大都觉得腰痛难耐,坚决不肯下床活动,更怕孩子会在走路间隙出生。可以说,准妈妈们是过于担心了。事实上,生育一个孩子,第一产程也就是宫口开全,第一次生产的准妈妈大都需要11~12个小时。
林露一边由丈夫搀扶着行走,一边还拿着母亲煲的爱心汤大啖不止。检查时,她的宫缩已经达到每分钟1~2次。我对她的疼痛耐受力十分惊讶。她说:“其实我的腰也痛,但是说说话,走走路分散了注意力,感觉好多了。”
一会儿,林露脸上显出虚弱的神情。我让她先跪在软垫上,双膝分开,疼痛时上身趴在一个直径约1米的分娩球上,如果宫缩有所缓解,就坐回软垫上休息。然后让她随意选择自己认为舒适的分娩姿势。随着宫缩频率越来越高,林露的宫口已经开全了。“加油,吸气!使劲!”孩子的头已经冒了出来。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产程后,她度过了女人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幸福的时刻。
镇痛原理:分娩时候的腰痛主要来自于子宫收缩及子宫下端和宫颈的扩张,此外,产程中子宫、宫颈和阴道所感觉到的疼痛冲动传导到脊髓后,提高了脊髓中枢的兴奋性,也可以引发腰骶部的疼痛。采用跪姿时,准妈妈依靠在分娩球(即:健身球)上,整个身体重心前移,增大的子宫不再直接压迫到腰部,还可放松盆腔肌肉,感到柔软舒适。同时宫内压力要比常用的卧位高,宫缩力度较强,产程相对缩短了,自然疼痛感觉也就不那么明显。
优缺点:常用的卧位生产利于医生观察产程、听胎心和接产方便,但镇痛效果远不如立式分娩。立式分娩包括蹲、站、跪等姿势,优点在于缩短产妇阵痛的时间。由于婴儿在母体内多数是脑袋朝下,立式分娩,遭受的“磨难”相对较小,实施剖腹产和使用手术钳的概率亦相应减少。产妇在产程中不停地改变生产姿势,能有效减少难产。
柔弱的小朵22岁就怀孕了。怀孕期间吐得一塌糊涂,相比那个硕大的肚子,她整个人显得过分消瘦。因此,她和丈夫跟我讨论是否为了避免长时间的阵痛而采用剖腹产时,我提到椎管内阻滞给药镇痛法。
我在纸上给他们画图示意,当宫口开到三指后,会有麻醉师将小朵弯曲成大虾米的样子,通过在脊椎上扎穿刺针,注射低浓度的麻醉药,可以间断或持续给药。浓度相当于剖腹产麻醉时的1/10~1/5。而且,假如顺产失败需要进行剖腹产,只需在此基础上加大麻醉,直接进入手术程序。
小朵和丈夫一听大喜,说:“既是无痛分娩,又不用担心剖腹产产后的恢复问题。”真的是无痛分娩吗?我制止住他们的过度兴奋,向他们介绍此法的优缺点。
镇痛原理:局部麻醉药进入人体直接阻滞交感神经,以达到镇痛目的。严格意义来说,采用药物可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但是不可能使疼痛完全消失,孕妇仍然能感觉到宫缩的存在,所以不能说是无痛分娩,只能说是“减痛分娩”。美国相关研究指出,采用小剂量连续腰段的椎管内阻滞分娩法是最令人满意的产时镇痛法。
优缺点:由于剂量小,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比较清醒,有些产妇甚至能够下床走动,因此这又被称为“可行走的镇痛方法”。然而,也存在一些影响,如由于麻醉药的作用,产妇可能宫缩无力,产程延长;少数人还可能感觉到腰疼、头疼等,但是短时间内即可消失,对身体影响不大。
它的适应人群很广。一些患高血压或心脏病的特殊产妇采用此技术,可降低生产时心血管的负荷。不过,还是须经产科医生的认真检查后决定是否可以采取这种分娩方式,假如有药物过敏、凝血功能异常、产道异常(如:骨盆狭窄)、腰部有外伤史的产妇大都不能使用此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