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马杆mp3下载百度网盘起初记得孩提时代,小学生们排队练习合唱,有《日落西山红霞飞》《打靶归来》《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小燕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爱北京天安门》《逛新城》《在希望的田野上》《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那个年代那时候蒙眬糟懂,怎么教怎么唱,什么拍子啊节奏啊全凭照猫画虎按着葫芦画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滥竽充数,多数人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呵……
稍微长大一些十几岁了,社会的发展与思想的开放进步又扩充了歌曲有《剪羊毛》《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生日快乐歌》《卖汤圆》《游击队之歌》《中国中国我爱你》《春天在哪里》《两个黄鹂鸟》《打起手鼓唱起歌》。看着音乐老师踩踏着陈旧的木质钢琴风箱板,既觉得神奇又羡慕老师的风采,她随键起键落的手指上下不停的雀跃,左右手臂挪来挪去,钢琴发出动听悦耳的节奏伴奏。老师叫到台上识谱发声训练考核,提示以后多加音准音节听音的练习啊。
再长大一些,学业功课很忙,课业学校抓的严,自身自我约束管控的紧,所以尽管在文化视界充斥着各种曲风类型的歌曲,但是无暇顾及,也就泛泛的应对校方的五月歌咏赛等。基本歌曲有《南泥湾》《小草》《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明天会更好》《让世界充满爱》《跟着感觉走》《酒干倘卖无》《冬天里的一把火》《青苹果乐园》《的士高霹雳舞曲》《黄土高坡》《一无所有》《山丹丹花开花又落》。噢,好一个文化冲击多变的青春豆蔻岁月。
二十岁上下年纪,搁从前的上辈人早就为家为国忙里忙外,顾及不上什么歌啊曲啊也培养不起来乐感知识。他们就知道干活挣钱吃饭养活一家子老小念书做功课。到了我们这一辈,反了,不是我反了,是这个社会反了,是这个世道反了。大面积大范围大体量的大陆歌曲歌手应运而生,港澳台歌曲大量进入商场市场或是贩卖人的手里,高价售出。那个时代的歌曲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百首。信不信有的是,像《我想有个家》《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太阳与月亮》《鹿港小镇》《童年》《外婆的澎湖湾》《安妮》《外面的世界》《大约在冬季》《粉红的回忆》《让我一次爱个够》《让我欢喜让我忧》《孤枕难眠》《花心》《亲亲我的宝贝》《朋友》……
之后的海量歌曲似流星飞弹般的大肆无所阻拦堂而皇之像雪花般洋洋洒洒滚滚而来从天而降,所有的歌曲在多媒体软件海量歌库里应有尽有,像《我的柔情你不懂》《弯弯的月亮》《大海》《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漂洋过海来看你》《我不是黄蓉》《Super star》《知心爱人》《明月几时有》《说句心里话》《凤凰传奇~荷塘月色》《玖月奇迹~打起手鼓唱起歌》《火苗》《套马杆》《俺们那旮都是东北人》《月半湾》……枚不胜举,我就不一一罗列了。
音乐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一时的快乐一时的享乐一时的满足一时的冲动一时的佩服羡慕仰慕追随关注。还有长期的对歌词的解析分享,对作曲者的灵魂把握与创作渲染和营造气氛气势的驾驭能力的敬仰和观察细小事务的微妙处理游刃有余,对歌者的情绪饱满感性细腻声音洪亮气息顺畅调式自如的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妥巧处理也是能力极具表现力和演唱手法。
这是对音乐的最佳褒奖。当然了,音乐的概念和茫茫无涯的知识海洋远远不止这罗絮的冰山一角。
不知不觉又很晚了,本想收笔不写了可是惯性使然,不为而为之。
多加关注转发展现和阅读机会,把我的心得愿与相思共心的你一起共享这份沉甸甸的岁月留声机好了。
十月二十日 晚随笔原创
套马杆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