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秋水静 品庞银时国画作品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江山无限歌曲背景图片   庞银时   1973年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现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心如秋水静 身似白云闲 品庞银时国画作品   文/ 薛传鹏(山东省新锐作家)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哪个不去红尘闹?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浮躁喧嚣的时代,有没有一方丹图,将人的内心净化?   娱乐至死的时代,有没有一丝清音,将人的灵魂抚慰?   物质至上的时代,有没有一缕清风,将人的生命升华?   鲁西南钟灵毓秀、鸾翔凤集,庞氏银时应运而生,雅号云泽轩主人。磨剑三十年,笔耕二十载。其笔下之烟林寒树,古木老泉,雪夜归舟,深山萧寺,幽冷中透出宁静,空寂中浮动清幽,将人带入太古般永恒的沉静。众人见之,惊为古人之作。   如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如高山流水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云泽轩之静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云云,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庄子曰:“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道和静浑然一体,万物之根是渊深的、幽静的。   云泽轩就酷爱静,静反映了他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他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他高旷怀抱的写照。他在寂静中陶冶心灵,在僻静中远离尘世,同时通过“心底清静方为道”来表达对人生、对宇宙独特的理解。   他的《岚光烟翠》《乐在云山》,听觉的静又推荡视觉的空。空,并非空无一物,而是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云泽轩喜欢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保持自然的纯粹。空山有雪相待,野路无人自还。芳树无人花自开,春山一路鸟空啼。   云泽轩之无   老子又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有入无间也,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庄子又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老庄将“无私、无欲、无争”称之为“无为”。无,是有得以呈现的原因,所以无为是让万物本质呈现。无为所能达到的思考范围,远远大于有为。这对云泽轩的绘画艺术有着深刻启发,主要表现在重“气”、重“空”、重“虚”、重“无限”。画中之白、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有外之无等重要的中国美学思想与老庄之“无”密切相连。   云泽轩探幽发微,摄魂点睛。他说:“老子以博大的胸怀、宁静致远的思索,去了悟宇宙万物的运行,从扑朔迷离、纷纷扰扰的物质世界去追寻本源,回归宇宙的本体。”   人与外物在灵气和天性上的同一性,庄子称之为“物化”,唐代画家张彦远称之为“物我两忘”。云泽轩曰:生忘形,死忘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云泽轩之风   庄子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云泽轩早年师法五代画家董源、巨然的南派绘画风格,后又师法北宋李成、郭熙的北派画法,经过多年锤炼,融入自己超然的艺术个性,最终形成平淡、超逸、简洁的笔底春风。他的《湖上风光好》《秋霖染彤》《横塘西下水如油》就有充分的体现。   《湖上风光好》   他曾五下江南。《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江山无限》中山川巨石、红树青叶多取材于江南风雨中。但形诸笔端时,却又不拘于具体物象,而是“清风明月无人管的”随意,“清风明月不用买”的洒脱,“清风明月苦相思”的痴情。   《江山无限》   云泽轩用笔跌宕起伏,富有节奏感;转折处又顿挫有力,笔简而意繁。焦渴互用,焦者如秋风,渴者盼春雨。淡墨轻拢,浓墨慢捻,于蜻蜓点水间,显示出难以超越的笔墨造诣。似弱而老,似浅而深。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用齐白石之语,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而这也是云泽轩画风耐人品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泽轩之逸   云泽轩的画作,总体现出一种隐逸之气。这是以道家和禅宗思想作为其精神基石。他的隐逸之气是一种生活形态和精神境界,是对扰扰尘世的超脱,是与天地山川的融合,是文人逸士在创作上自觉追求的产物,是内在超逸之气在作品中的自由表现,更是其对人生意义的深刻体验和思考,其身心已超出现实的约束和禁锢,从而进入道家的闲逸之境、禅宗的高逸之域。逸之美,是云泽轩山水画的主要审美形式,为静,为虚,为无;为灵,为实,为有。他的《湖上斋居处士家》,茫茫寒江,一叶孤舟。在此借用王士祯的诗句: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微波之外,皆是空白,云泽轩山水画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飘逸的意境。   看他的画作,总让人想起倪瓒和石涛。   云泽轩之色   云泽轩的青绿工笔更是别具炉锤。《泉石有佳声,山水含浑然》《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风起白云卷,雨来翠欲滴》皆是佳作。着墨大胆,设色夸张,对于青、绿、蓝、白的运用,让人叹为观止。冈峦起伏,千壑竞秀,白云缭绕,烟波浩淼,境界空阔,气势宏伟。整个色调,以暖色赭石衬托出石青、石绿。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覆盖性本就很强,经层层叠加,更是质感凝重,艳而不俗。画面统一和谐且绚丽夺目,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一片白云青山内(古音,nài),一片白云青山外。青山内外有白云,白云飞去青山在。   后周梁意娘《相思歌》   云泽轩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天、云、山、水、树、石之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及《风起白云卷,雨来翠欲滴》,远观雄浑壮阔,近视细腻精妙。云泽轩运用水墨写实的技法重新阐释了青绿山水画,或者说丰富了青绿画法,为青绿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这又让人想起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无人迹,林木竖立竞高低。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   片言   某画家论画,有九品之论(正六品与负三品):一品,谓之画家,作品赏心悦目;二品,谓之名家,蔚然成风;三品,谓之大家,继往开来;四品,已成大师,凤毛麟角;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云泽轩君,勉矣乎。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参考文献:   《古画品录》谢赫等 【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8   《历代名画记》张彦远 【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8   《宣和画谱》俞剑华译注 【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6   《石涛画语录》俞剑华译注【M】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8   《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 【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5   《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姜斐德 【M】 中华书局 2009-10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 【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12   《详解道德经》曾仕强 【M】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6-8   《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M】 中华书局 2016-11   江山无限配乐背景音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