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梁祝,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被拍摄制作成多部影视作品,歌颂了这对恋人敢于冲破封建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感人故事。
1964年 邵氏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剧照
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更是响彻世界的中国民族音乐。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梁祝》协奏曲的唱片发行量已突破百万大关。国人称它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交响乐”。
德累斯顿乐团团长惊呼:“喔!好一部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这样的音乐太美了!”
世界级小提琴大师艾萨·斯特恩生前曾对《梁祝》赞叹不绝:“好啊,真美丽!”
那这支中国交响乐里程碑之作,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上海音乐学院向全体师生发出号召,“以优异成绩向国庆10周年献礼”。
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一年级小提琴专业的几个同学,组建了一个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其奋斗目标为,早日结束西洋作品一统小提琴乐章的历史。他们商议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以响应学校号召。
音乐家、作曲家何占豪 《梁祝》作曲
小提琴的性格,本身较为纤细、柔软。根据小提琴的音质特点,这群年轻人最终决定以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梁祝》为灵感来源,创作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越剧《梁祝》本是一首委婉动人的爱情奏鸣曲,适合小提琴性格化的体现。五十年代初,越剧《梁祝》还被拍成电影,为海内外熟悉,容易引起社会共鸣。
1954年上映 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主演:袁雪芬 范瑞娟
就这样,一群年轻人用不懈的创作热情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终于创作出了一曲名扬世界的中国音乐。
1959年,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正式公开演出。此后,无数名家名团纷纷演绎这首中国交响乐的不朽名篇,让中国的音乐奏响世界。
今年恰逢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60周年,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50周年。
10月5日,世界知名交响乐团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为您带来“奏响世界的中国经典”《梁祝·黄河》专题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