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秦香莲全剧mp3
京剧的魅力之一, 就在于它流派纷呈, 风格迥异, 各树一帜。每个流派除了有各自的保留剧目外, 还用各自不同的风格演唱着同一剧目, 让观众享受到不同的视听效果。青衣行当中, 我们知道基本上形成五大流派, “梅、程、尚、荀、张”,在这里仅谈谈我接触最多的“梅、程、张”三大流派。
三派演唱艺术特点
在演唱风格上,可以这样概括:梅派唱腔朴素端庄、明朗大方;程派唱腔矜持含蓄,柔美缠绵;张派唱腔则华丽堂皇,饱满流畅。区分它们不同的风格,除了有旋律上的差异外,还有在“咬字、吐字”上的不同处理、音色上的不同体现,而最主要则是它们在气息收放上的不同运用:梅派的气息舒展;程派的气息委婉;张派的气息则张扬。当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发音,也就是共鸣点后(这又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气息运用的恰当,就成了展示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的关键手段。如果用同是声腔艺术的歌唱来比,我认为在气息运用的某些方面,梅派的气息运用接近民歌的唱法——舒展;张派的气息运用接近美声的唱法——张扬;而程派的气息运用相对地接近通俗歌曲(实力派)的唱法——委婉。
下面我们用传统名剧《龙凤呈祥》中西皮慢板里的第一句唱腔,来说明“梅、张、程”这三种流派不同的风格特点:
首先,我们从这些不同的旋律中能大略看出它们的不同风格。在梅派“配孟光”的行腔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梅派朴实、舒展的特性。在唱到5.6762-7的高音2时用了一个下滑音7,使上扬的声腔自然大方而不张扬地自然滑落,显得恰到好处。在最后一小节的尾腔部分,则是不加修饰地运用气息托住每个音,朴实无华而敦实有力地唱出 6721 7255|6 ……充分体现了“梅派”唱腔朴素端庄的特征。
在张派“配孟光”后面的行腔部分(第八和第九小节),我们可以看到旋律在高音2上反复运作, 并在这高音2上再加上高音3的装饰音(它的装饰音基本上都是上行音),气 息非常积极地带着每个音符在高音区回旋, 充分体现了“张派”张扬的个性。
在程派唱“配孟光”这句唱腔的旋律中, 我们虽然也看到了一些高音2,但其往往是提气不放音量, 尤其是在第四小节第二拍中 3335 三个顿音, 控制住气息, 有弹性地徐徐吐出音符, 产生了若断若续的效果。这种效果, 就是“程派”唱腔的特性。因此我们说, 程派唱腔在气息的回旋、收放和控制上尤为讲究。
由此可见, 即使是一些相同的音乐元素, 往往也会因为不同的气息运用和不同的气口处理而形成不同的演唱风格。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艺术家们通过各自的演唱技巧, 体现出了“孙尚香”在新婚之夜的喜悦之情、对刘备的爱慕之心和因孙策不顾手足之情、把她作为政治++, 结果 弄巧成拙、反而促成这桩婚姻的窃喜, 只是梅派唱来显得更优雅, 张派显得更直接, 程派显得更清新。
三派演奏技巧特点
正是为了适应这些不同流派的演唱风格, 那些与梅兰芳、程砚秋、张君秋多年合作的前辈琴师们, 通过他们不断的努力与实践, 创立了不同流派的演奏风格。可以这样说, 如果只有演唱风格的不同, 而没有演奏风格的不同, 就称不上是完整的风格体现。换句话说, 我们说的流派纷呈, 里面也一定包涵着演奏风格的流派纷呈。
现在就谈谈我对以上三个流派的演奏风格的体会。胡琴在演奏手法上有许多的处理手段: 左手 的拈、打、滑、揉、抹;右手弓法的轻重、疾徐、长短、繁简, 等等。通过双手不同技巧的运用,可体现各个流派的不同风格特征。
首先是梅派。左手要讲究“拈弦”的准确、干净、有力,有一些抹音,不太注重“打音”和“揉弦”, 也不用“张派”的“开花音” (开花音指法是: 用左手手指虚搭在弦上, 右手弓子贴弦, 出重弓) 。在右手方面, 用弓的基本原则是“大弓大扯” (就是琴师在运弓时, 从弓头至弓尾, 都要有同样的力度, 始终保持音色的厚实、有力)。在唱腔高潮部分, 利用出弓的“敨弓”, 加强力度, 强调“进出弓”、“里外弦”都要音色敦实, 而极少用“顿弓”和跳跃性的处理。在书法上有“笔划越少的字越难写”一说。同样, 梅派的演奏越是采用朴实无华的弓法, 就越是要求琴师有扎实的基本功。正确的手法、扎实的基本功,是艺术道路发展的基础。这就好比,达·芬奇画“蒙娜丽莎”
——是从画圆起步的;王羲之作“兰亭序”——是在“一横一竖”中练就。正因为如此, 戏剧界不少人认为要学好“青衣”其它流派艺术, 最好要有“梅派”的基础 (包括演唱者和演奏者 )。我们的前辈艺术大师程砚秋、张君秋, 恰恰都是从梅派起家的。
张派的演奏手法用左手的“打音”, 在京剧演奏艺术各流派中是运用最多的。尤其是食指的“打音”,其频率不是很快,但讲究“打音”的力度、均匀和清晰。为了配合张派华丽的唱腔, 琴师在唱腔的“过门”、“垫头”中,甚至在行腔时,会比其他派别多采用一些更双、更繁的音符组合。其右手的“运弓”, 讲究“长短弓”的结合, 不拖泥带水。长弓要拉出具有爆发力的“开花音”、
“敨弓”及“反弓子”;短弓则要拉出有力度的“顿弓”和“抽弓”。为了体现张派的个性, 琴师往往利用“抽弓”形成“反弓”, 以迎合演唱者上扬的气息。如上述实例中所划的弓法, 就能充分体现这个流派的演奏特性。
程派琴师的演奏风格往往是左手利用一些“揉弦”和“滑音”的指法, 以迎合他柔美含蓄的风格。程派演奏也有“打音”,但不似张派那样强调, 往往‘52’弦“二黄”外弦空弦的‘2’用无名指或小指在里弦完成和‘6 3’弦“西皮”空弦的‘3’用无名指在里弦完成。为配合前述“程派”
在演唱高音2时提气不放音量的处理方法, 胡琴在处理高音之时大多数也不走外弦,而是走里弦。这点和“张派”恰好相反。同样, 我们也看到程派有“敨弓”的处理, 但他的“敨弓”是收敛的、不 夸张, 是利用腕力带动小臂的力量完成“敨弓’, 而梅派和张派的“敨弓”则要利用腕力带动小臂直至大臂的力量去完成。我们从上述程派那句实例琴谱的弓法处理上, 可以看出其这样的处理, 符 合程派内在、含蓄的特点。其右手的弓子更讲究轻重把持得当, 有时甚至在一弓子里也有轻重的区分。它的进出弓没有明显的音头, 运弓时根据演员气息的走向, 或稍顿、或延绵。
皆为人物塑造而生
我们说, 戏曲艺术所采用的各种技艺手段, 最终都是为塑造人物、为体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而服务的。京剧各流派创始人通过他们各自的剧本创作、肢体语言、声乐唱腔及器乐旋律技巧, 来表现他们对人物情感世界的不同把握。下面再从唱腔和音乐的角度来阐述这一点:
先看张派名剧“秦香莲”——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农村女子, 面对身为天子东床的丈夫, 用“二 黄原板”的板式 (一小节二拍 ), 表现在驸马府劝其回心转意的情景。头句“心如刀绞”的“绞”
字上就上触并延长高音:
16532 | 2 2 | 222 506 | 1321 6123 | 1 1
绞
在二句“我的泪难忍”的在音域上, 马上降低了八度:
(12) 6 5 | 535 356 | 6
我的 泪
这种音乐上时而高昂、时而低沉的旋律, 生动表达了秦香莲此时不相信眼前一切都是事实的复杂心情。在唱段中间, 张派用原板转换成垛板 (一小节一拍 )再转换成原板的形式, 来体现秦香莲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 张派在“莫叫夫妻两离分, 儿失天伦”的“伦”字上, 又用大量高低错落的音乐元素来表达秦香莲对命运的愤愤不平:
2 2 | 22 22 | 22 723235 | 7276 4643 | 232 233 | 2020 2.323 | 506 16222 |
天 伦
1.26555 3535651 | 5 5
乐队在最后三小节则运用了二次抽弓和加双的弓法, 增强力度, 帮助完成了秦香莲发自内心的呐喊。
再看程派名剧《窦娥冤》剧中被屈判死刑的窦娥, 面对相依为命的婆婆, 用“二黄快三眼”的板式 (一小节四拍 )倾吐对亲情的眷恋, 对生命的渴望。整段唱腔用程派的风格来演唱, 更显得严谨流畅, 情真意切。在唱到“心儿里实难舍父母恩养”的“恩”字这个全段最高音域——(65)3
23 56 | 1 7 0 0时, 更是体现了程派腔的显著特点, 即唱高音时提气但收敛音量, 故而在“恩”字的运腔中, 更有一种动情之时嘎咽的感觉。使观众更为窦娥的悲惨命运而扼腕叹息。
最后看梅派名剧《洛神》剧中被曹王赐死成仙的甄后, 面对有情无缘、有爱不能爱的曹子建而 唱的“二黄原板”, 那梅派朴素无华的唱腔, 生动体现出人、神两界, 清雅脱俗的意境。特别是最后一句: “莺疑燕谤最难当”, 用紧打慢唱的摇板形式, 更是唱出了一个因命运掌握他人之手而无力回天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凄惨遭遇。
我们说, 如果演奏者只是根据不同流派的曲谱,进行按图索骥式的演奏,那至多是“在演奏”;根据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运用不同技巧进行演奏,那也只是说“会演奏”;而要是在深刻理解人物特征、各流派特点、掌握各流派气息运作、运腔方法的基础上,再加上扎实的基本功和准确运用左右手的各种技巧,那才是与演唱者的珠联璧合, 相得益彰 (一般说来, 左手的手法处理是被人们称为韵味的配合演唱者的滑音、颤音、装饰音等用于包装唱腔的手段;右手运弓的劲头——推拉、顿挫、抑扬……才是迎合演唱者气息走向、体现不同流派风格主体的关键) 。好的琴师, 能带着演唱者, 调动起他们的气息, 并与演唱者相呼应、共起落。当演唱者走高腔时, 琴师能用弓子垫上一级;当演唱者走低腔时, 琴师又能用弓子托上一步, 从而依循演唱者气息的游动而或急、或缓、或轻、或重, 让京剧的美妙旋律在舞台上振荡, 在观众的耳旁鸣响。总而言之, 能在舞台上帮上演唱者的忙, 并为他们各自的流派添姿增色的演奏者, 才算是真正的胡琴高手。
写到这里, 不禁记起一桩多年前的往事。上世纪80年代初, 京二胡演奏家张似云先生随张君秋大师来沪演出之余, 京胡演奏家沈雁西先生约请他到家作客。席间, 他们合作演奏了一曲梅派名剧 《天女散花》, 并由著名演员陈小燕女士演唱。沈老师在与张先生酣畅淋漓地演奏完之后, 感慨地对我说“张先生现在是拉张派很有造就和名声的二胡了,但是拉起梅派来,却没有一点张派的痕迹, 真是不容易啊! ”
德国19世纪的哲学家尼采曾说过世界是不完满的, 存在也是有缺陷的, 因为有了艺术, 世界才变得完满, 存在也变得亲切。艺术是属于人的、本来的、形而上的一种活动。中国古代的哲人也说 道:形而上谓之道, 形而下谓之器。艺无止境, 我们作为这个领域中的一份子, 当不断地吸收, 不断地领悟, 不断地进取。
京剧秦香莲明公说话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