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团建结束!被罗永浩吐槽歌词烂的周月半凭啥超话破亿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学猫叫歌曲谱子简谱夕阳红粉丝团太可怕了!4天,“数据很差”周杰伦变成了超话破亿周杰伦。   没想到流量大战刚结束,周杰伦歌词品质辩论大赛又开始了。   故事的前传的是,周杰伦歌迷网官博官宣了:夕阳红粉丝团正式解散!   而周杰伦宛如一位不问世事的江湖高手,轻轻回了粉丝一句:我知道。   接着又回了一句,“宝宝不说”。   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好友正在创作的视频,还说:“希望你以后也有一群像我一样这么挺自己的偶像的歌迷!”   那位质疑他“评论转发数据不过万,那就是不红呀,为啥演唱会的票还很难买”的小朋友轻轻扇动了一下蝴蝶的翅膀,一场流量风暴就彻底改变了大众的流量概念:原来真正的顶流不是时刻占据第一,而是想第一就能第一。   想超话影响力破亿,就破亿。   但人红是非多。   最新的剧情是罗永浩跑出来说:“周杰伦长得离‘帅’相去甚远,他们(周杰伦粉丝)非说他是大帅哥;周杰伦的那些烂歌词狗屁不通,他们非说那些歌词‘有文化’”。   呃,方文山的《东风破》“狗屁不通”,入选高考考题的《青花瓷》“狗屁不通”?结果当然被网友骂惨了。   如果不是这场夕阳红团建,很多00后之前可能还不知道,周杰伦居然这么红。而80后、90后不知道的是,我们竟然活到了有人觉得周杰伦不红的年纪。   周杰伦的超话数据不会一直保持下去,从战役的第一天开始就有许多老阿姨说,实在干不动了,如今大功告成,还有许多人没找到超话入口。   这场流量大战背后,本质上当然是大众对于“天下苦流量久矣”的又一次反击,而之所以这一次有这么大的风浪,因为大家想要捍卫的,是周杰伦。   我现在想问的是:这个被罗永浩吐槽的40岁发福男歌手,凭啥让无数人熬夜为他做数据?又凭啥成为华语乐坛的传奇?   为什么周杰伦过去数据这么差?因为他的粉丝是贵圈最懒的粉丝:躺着粉,舒坦。   这股看不见的力量一旦觉醒,力量当然如同核爆。   但周杰伦有什么了不起?比起蔡徐坤一个偶练一夜登顶,当年刚出道的周杰伦,要多糗有多糗。   那年周杰伦18岁,一个学妹偷偷替他报名参加了一档电视节目《超级新人王》,然后他上去和其他歌手一起演绎了他创作的歌曲。   一炮而红是不存在的,啥影响也没有。   好在主持人看中了他的才华。这个人叫吴宗宪。   很多人只当吴宗宪是主持人,其实他也是金曲奖得主,音乐品味其实不低,是他看出来周杰伦的乐谱写得复杂又用心,是个可塑之才。   所以决定不惜血本力捧?还是不存在的,只是让他到“阿尔发音乐公司”做音乐助理而已。   吴宗宪对他说,你写够50首,我就挑其中10首给你发唱片。   于是周杰伦买了两箱泡面,把自己关在公司里埋头创作,隔壁还有比他大10岁、同样不得志的词人,那个家伙叫方文山。   两个人第一次合作也是彼此看不上,周杰伦打电话给方文山改词,方文山说“这个人好拽”,周杰伦气不过,“我用你词你不感谢我,还说我拽”。   当时的周杰伦根本拽不起来,给张惠妹写的《忍者》被退货,给刘若英的《热带雨林》不要,给刘德华写的《眼泪知道》也不要。   后来这些歌全都红了,但当时没人知道。   周杰伦只能拼命想办法,有次刘德华来吴宗宪餐厅吃饭,周杰伦就在那边自弹自唱,然后他问服务生,“刘德华有没有转头看我”,服务员说,“并没有”。   等到他第一首歌卖出去的时候,开心到模糊,请刘畊宏来吃牛肉面,结果刘畊宏多叫了朋友来,他发现钱不够买单了。   一直到有一天,公司CEO杨峻荣听到《可爱女人》的样带,马上打电话给吴宗宪:这样的歌手,你还等什么!   然后马上告诉吴宗宪,你别管了,他交给我,到了2000年11月,周杰伦第一张《JAY》专辑问世。   这张专辑有多红不用多说了吧,出完以后有记者问王菲,你觉得周杰伦是什么风。   金句天后说了三个字:龙卷风。   专辑推出第二年,金曲奖就注意到他了,2001年,周杰伦第一次领一个大奖,也是冥冥中有天意,给他颁奖的,是华语乐坛“教父”罗大佑。   就仿佛一个时代的交接,从此华语乐坛的接力棒,就交到了这个当时貌不惊人的小子手里。   那个时代的周杰伦,相貌可以说是“平平无奇周杰伦”了吧,个子不高,单眼皮、小眼睛、高颧骨……总之,巨星气质还没出来,长得有点“屌丝”。   而且和很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一样,没见过什么大场面。   第一次去领完奖,他高兴到跳下舞台的水池,自己觉得很酷,但没想过过去为什么没歌手这么做,因为水池里都是高压电。   一代华语音乐天王,差点成为史上第一个参加颁奖礼被电焦的歌手。   那时候的他,只是歌坛又一个令人着迷的傻小子。   他的走红也充满争议,咬字不准被人调侃“纠结伦”、“周结巴”,“被网民吐槽,连眼睛都睁不开,还拍什么MTV”。   但这也是周杰伦和自己战争的开始。   莫欺少年穷,既然整个世界对他怀疑,那就用实力,让怀疑者闭嘴。   2002年-2008年,周杰伦的唱片连续7年拿下亚洲销量冠军。   2003年7月16日,他的原创专辑《叶惠美》的主打歌《以父之名》,更是在全亚洲超过50家电台同步首播,收听人数超过8亿。   2003年,他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继张惠妹、滨崎步之后,第三位出现在该杂志封面的亚洲艺人,被赞为“新一代的亚洲音乐天王”。   从出道到巨星,周杰伦不过用了几年时间。演唱会从台湾、香港、内地,开到全世界,各种各样的大奖拿了一个遍。   在那个流量还不盛行的时代,他是真的用实力拿下了如今的顶流无论如何也难以拿到的数据:顶级实体唱片销量和顶级奖项认同。   而周杰伦,也成为华语乐坛最后一个天王级歌手。   是华语乐坛最后的黄金时代塑造了周杰伦?还是周杰伦创造了华语乐坛最后的高光时刻?   没有答案。   但这么一场妙手偶得,的确让周杰伦成为了乐坛最后的超级英雄。   这正是周杰伦与那些流量最大的不同。最早,他是乐坛新人中的佼佼者,之后,他是挣扎突破试图证明自己的王者,再之后,就是如今世人皆知的超话破亿周杰伦。   其实到现在为止,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周杰伦厉害在哪里。   他当然拿到了很多奖项,创造了很多数据,但这并不足以证明周杰伦有多厉害。   最能说明白周杰伦多厉害的人,是歌词达人高晓松。   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里有首歌,叫《娘子》,其实不算红对不对,但高晓松说他第一次在KTV听到之后人就傻了,然后循环了十遍。   高晓松曾经评价周杰伦的音乐:   “慢歌负责传播的广度,快歌负责创作的高度。”   又说“周杰伦开创了华语乐坛一个巨大的天地。”   黄舒骏评价他:没有周杰伦,流行乐坛将会很孤独。   袁惟仁更是盛赞:周杰伦不但是下一个李宗盛,而且是李宗盛跟罗大佑的合体。   从2000年起到2010年,这段公认的周杰伦巅峰期,乐坛的时代可以称作周杰伦元年了。   可到底何谓“周杰伦时代”?   今天的人们很容易忘记,十九年前的周杰伦是多么独特的音乐人。他的出现,对于当时的华语乐坛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破局。   《中国新歌声》盲选里,我们最常听见选手对台上周杰伦说 “我从小听你的歌长大的”,这句话其它殿堂级歌手也常听到,问题在于,听周杰伦歌长大的一代人,听的真的是同一种周杰伦的歌吗?   从2000年的JAY开始,周杰伦独特的曲风、tempo和唱腔,加上不苟言笑的形象,就在新世代找到了属于他的位置。   但你其实无法真正定义周杰伦音乐。   他的曲风一直变化多端,又刻意反潮流,像海绵一样吸收了嘻哈、情歌、R&B、中国风等多样风格。   他可以在《双截棍》里让所有人听不懂歌词,也可以在《菊花台》里咬字清晰。   他可以唱战争题材的《最后的战役》,也可以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青花瓷》。   他的创作可以领先时代十几年, 现在听《双截棍》的编曲和歌词,数数钟兴民用了多少的中国乐器,周杰伦的唱法又是多么有革命性,会觉得他十几年前的歌,依然领先于当下抖音神曲流行的华语乐坛。   周杰伦最大的成就,是为华语流行音乐破局。   同样在那个时代达到音乐巅峰的王力宏连陶喆都不服,但在金曲奖典礼上说:华语乐坛正是因为周杰伦的存在,创作的高度才被拉得足够高。   什么意思?   一曲《东风破》,让很多人第一次领略了“中国风”这种曲风。   东风破,取自古词。   方文山从苏轼那首《京口得乡书》得到灵感,“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于是有了《东风破》。   歌词唱到: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加上周杰伦的旋律和演唱,是将古人的词意融入歌中,个中滋味,就是中国。   到了《青花瓷》,方文山和周杰伦的合作已经将中国风推上巅峰,他把纯正上品汝窑的颜色天青色写进了歌词,“雨过天青”这种绝品之色,在歌中有了生命: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后来《青花瓷》的歌词出现在山东、江苏两省的高考试题中。   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周杰伦将中华文化融入到新的音乐形式理念里。   但周杰伦的厉害,当然不止中国风。   《以父之名》在歌词上高度凝练经典电影《教父》的叙事,音乐上融入了R&B和Hip-Hop的曲风,英式复古,西班牙风格弦乐等等,人们现在提起这首歌,说的多半是8亿人同时听歌,创下“周杰伦日”的事,但很少人真正意识到,这首歌有多丰富的音乐性,创作上那么厉害,才配得上这样的传播。   难怪他说“16年前我写的歌,到现在依然很流行”。   他的很多音乐想法,不仅是领先时代了,是到现在很多人学都学不会,   周杰伦孝顺全宇宙都知道了吧,所以在他的第七张专辑《依然范特西》里,写了一首最特别的歌,《听妈妈的话》。   Hip-Hop的风格,温暖的歌词,字字句句唱出对妈妈的爱。   许多年后,一款嘻哈综艺红遍全国又引发争议,大家都去找华语乐坛能够证明嘻哈不仅是愤怒,而是可以正能量的歌,找来找去找回到周杰伦。   这就是提前十年为中国嘻哈正名。   在整整十年里,周杰伦的每张专辑,都达到了华语乐坛的巅峰,单人男歌手中能在音乐制作、专辑品质上持续和他battle,一个都没有,最多,有一个王力宏。   他在长达十年里,保持了华语流行音乐最高的品控和工业化水平,神奇的是,又为华语乐坛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反工业气息:周杰伦,一直在干掉周杰伦。   2010年之后,无可否认的,周杰伦的创作开始平稳地告别巅峰,依然保持水准,但已经很难打败过去的专辑,从此之后华语乐坛再也不同了:唱片工业彻底衰亡;粉丝文化野蛮生长;音乐抖音化,创作粗俗化;黄金时代走出来的顶级歌手,好像突然都写不出好歌了。   周杰伦也在演唱会上,被粉丝要求唱《学猫叫》。   没人知道,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我们接下来身在何处?   但至少他写过唱过的这些歌,足以清楚地说明,周杰伦是谁?   就算一百年后,人们应该依然会记得,有个超话数据本来很差,突然四天破亿的歌手说过一句话,   “华语音乐才是最厉害的”。   这样的周杰伦,有罗永浩说的那么弱吗?   人们为什么爱周杰伦呢?很多人说,因为他是我们的青春。   但在一个人设坍塌如同家常便饭的时代里,为什么快二十年了,他依然是我们的青春呢?   因为“本色出演”,是周杰伦成功缔造周杰伦的魅力所在。   流量、数据、人设,对他来说是不存在的。   周杰伦没有人设,也就无从坍塌。   如何评价他的粉丝和蔡徐坤铁军的这场battle战役呢?   其实这场战役与周杰伦无关,甚至也和蔡徐坤无关,年轻粉丝缺乏对上一代娱乐环境的认知而发出疑问,导致了这次乌龙事件的发生。周杰伦的粉丝和同时代的路人想要为自己的青春争口气,于是就有了这场夕阳红粉丝团的中场战事。   但周杰伦早就不打仗了,他现在变得越来越佛系,态度和身材都是。   记者去问昆凌,说“周杰伦好像有变胖诶”,昆凌很维护老公说,“我觉得还好,我觉得是照片把他拍胖了,周杰伦其实手臂上还是有肌肉的”。   如果不是知道他们感情好,真怀疑这是高级黑。   连刘耕宏都说,奶茶不要再喝了。   这是周杰伦的铁兄弟了,当年没钱吃牛肉面的时候,刘耕宏管吃管住要啥给啥,他后来感恩给刘畊宏写了一首《彩虹天堂》,成为当年金曲。   但一个不再专注攻城拔寨的胖子才不在乎外界说什么,奶茶反正是要喝的。   但他依然是一代人的偶像。   很多人说,偶像到底有什么可追的呢?现在的很多顶流我不知道,但周杰伦的身上,我总能看到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醇厚。   他一直把传统文化挂在嘴上,其实他自己的言行就是对传统文化最有力的推广。   比如说——孝道。   成名之后,他开演唱会都要带上妈妈。叶惠美现在是越来越潮了,当年可不这样。   当年他们家境不好,爸爸老爱打人。   但周妈妈看到了儿子在音乐上的天分和兴趣,花光所有积蓄给他买了一架钢琴。   花了这么多钱,每次周杰伦练琴,妈妈就拿着一根棍子站在后面盯着。他要是心不在焉想着出去玩,就得吃棍子。   周杰伦后来说:如果说我的音乐底子打得深厚,还要感谢那根棍子。   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周杰伦,从小跟由妈妈和外婆拉扯大,外婆和妈妈也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女人。   当年他吃饭时会先夹菜给外婆:阿嬷,这很好吃,阿嬷先吃。   外婆生日那天,他带上她一起参加颁奖典礼,本想以一个大奖送给外婆作生日礼物,这样他就可以在领奖台上感谢外婆,谁知那晚他的专辑《八度空间》一个奖也没有。   外婆鼓励他说:不得奖没关系,外婆喜欢就好。   他对妈妈的浪漫也不是开玩笑的。   有一天情人节,他突然打电话给妈妈:“妈,你快到阳台看看!”   周妈妈走到阳台,看见烟花在不远处的公园里腾空而起,照亮整个夜空。   对周杰伦来说,妈妈就是他一辈子的情人。   这个情人节礼物如此特别,以至于周杰伦直接被警察赶跑了。   到了2003年,周杰伦直接用妈妈的名字命名第四张专辑,《叶惠美》。这也是公认周杰伦唱片里巅峰中的巅峰。   今天的周杰伦40岁了。听他的歌走过青春的男女和他一起到了不惑之年。他成为了从草根出身到偶像的代表,这个故事最动人之处,不仅是他怎样从青铜一步步成为一个王者,更在于他在成为王者之后,依然是当年的周杰伦。   周杰伦在采访里说过,经常在演唱会看到很多人灯牌上写着“周杰伦,你是我的青春”时,其实心里有点失落。   他说:“青春太短了,我希望大家能够听一生我的歌。”   而他的歌迷从来不是一群人,而是几代人。   他们的成绩就摆在那,当然无需通过数据来证明什么,也无需辩论什么。   他唯一的对手,是周杰伦自己,就像他在演讲中说的, “如果有一天你们累了,听到《简单爱》会觉得温暖,那我就没有白白在你们的青春里经过。”   这个40岁发福男歌手,凭啥让夕阳红粉丝熬夜帮他吊打顶流?答案都在他十九年里,唱给我们的那些歌里。   李宗盛当年唱:“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周杰伦才不在乎不朽,能喝奶茶他连胖成月半都不怕,粉丝们也跟他一起佛了,就像看着一个一路走来陪伴最久的老友,发胖,被人嘲讽数据差,就熬夜为偶像做做数据创造个超话破亿纪录然后集体功成身退,也是一份绵长的幸福。   歌声之外,这个从人生谷底跃到巅峰的周杰伦,则还要继续人生的问题:那么多人熬夜为你做数据,新专辑肯出了吗?   奶茶仙子周杰伦只是淡淡回一句:我知道,但我不说。   而在罗永浩眼里的“狗屁不通”,在我眼中,都是宝藏。   学猫叫歌曲谱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