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睡眠的音乐流水的音乐音乐疗法,或许大家并不感到陌生。但是,如果讨论音乐疗法的效果,对于普通人而言,诸如音乐改善情绪、提升记忆、帮助入睡之类,容易理解,甚至自己就是实践者。如果提及音乐可以缓解手术疼痛、能够治疗癫痫,在手术室放音乐,而且还搞出莫扎特效应,是不是会产生少许的奇特感觉呢?咱们现在就来介绍其中的奥秘。
咱们先来说说莫扎特效应。这种音乐疗法的效果,在1993年时首次确定,是指听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时,会产生大脑功能的增强。此后,又有许多音乐形式被证明对帕金森病、痴呆症、睡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益。最近,又有1项荟萃分析研究证实,莫扎特钢琴曲可以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
最新的莫扎特钢琴曲研究,是由意大利比萨大学的2位博士完成,2位学者分析了已经发表的147篇音乐疗法的文章。结果发现,每天听莫扎特的音乐,平均减少癫痫发作次数31%到67%,并且可以使癫痫患者大脑的间歇性放电频率降低。研究发现,即使是难以治疗的患者,莫扎特的音乐仍然可以成为补充干预措施,其中效果最明显的是双钢琴奏鸣曲K448及K545。
莫扎特奏鸣曲,之所以具有神奇效果,有学者推测,是独特的节奏结构在发挥作用,以奏鸣曲K448为例,其中的长期连贯性可能会激活大型神经元网络,唤起特定的振荡周期性,从而起到对抗癫痫的效果。有研究指出,癫痫易感神经网络可能会被不同的周期性振荡所抑制,从而防止癫痫发作。此外,莫扎特音乐的旋律以及和声特性,也被认为具有对抗癫痫的效应。因为,超过3000赫兹的高频声音,是重要的大脑刺激形式,可以使3万多个耳蜗毛细胞中的80%出现反应。
听音乐,不仅能够刺激负责听觉的大脑区域,而且能够激活产生该音乐所需要的镜像系统。因此,莫扎特的音乐被证明可以增强时空工作记忆。此外,音乐能够增强皮层下结构内的多巴胺传递,激活副交感神经,减少爆发性障碍。
音乐疗法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2013年的研究发现,听音乐可能会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和血压;2016年的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对癌症患者的焦虑、疲劳、生活质量、疼痛、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产生积极效果,带来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双重改善;2017年肯塔基大学的团队发表论文指出,患者在手术前、手术过程、手术后接受音乐治疗,可以减轻康复期间的疼痛。
聊到这儿,大家可能会好奇,手术室应该放什么音乐呢?据说,音乐可以促进母鸡的产蛋率以及母牛的产奶量,那么,生孩子时,应该听《黄河大合唱》还是《英雄交响曲》呢?手术室是该放摇滚还是乡村音乐?实际上,早在100年前,美国医生就发表论文,介绍在手术室放音乐的情况。目前,手术室播放的主要是柔和的背景音乐,目的是防止器械的碰撞声以及仪器的报警声给患者带来紧张及恐惧,同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因为,音乐可以提升脑啡肽的浓度,具有镇痛效果,并且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及脑干网状系统,对内脏及躯体功能起到调节作用。背景音乐还可以缓解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加兴奋度,减少手术意外。因此,手术室的音乐疗法通常会选择古典音乐或宗教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关注。专业人员以科学与人文视角观察健康,包括快报、细节、提醒、释疑、观察、观点、史话、逸事等系列,内容为作者魏宏岭及团队原创作品。拒绝未经许可的一切形式的盗用、盗链及转载,否则将依据相关法律予以追究。
#健康排位##健康乐享官#
帮助睡眠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