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江西·美食非遗丨天师道音乐:此曲只应天上有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江西天气预报的背景曲   天师道音乐   2005年,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道乐团等5个道教音乐团体,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以“蓬莱仙韵颂太平”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道教音乐会。音乐会连演三场,把一片祥和之气带给了台湾同胞,也让听众记住了优美的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   天师道音乐表演团队   天师道音乐的流传区域主要在江西龙虎山,并随正一天师道的传播而广为流传,其分布区域包括长江以南各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从正一道音乐的产生、发展、流变来看,龙虎山天师道音乐都曾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江南正一道主要区域苏州、无锡、上海、茅山等地的道教音乐。2014年,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正一天师道音乐源远流长,它既属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部分,又有其作为宗教形式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特殊内容。   殷周时的“巫祝”,即为“巫以歌舞事神”,这是最原始的、却非常优美的舞蹈及与之相配套的音乐。   东汉顺帝年间,张道陵创立天师道,制作斋仪书、建立礼斗制度,开设“静室”以及创建各种斋法活动,从客观上促成了天师道音乐的萌生。民间在“喝符水”“念咒术”的法术中,就已经盛行以击鼓、敲盆来烘托行法时的气氛,这便是天师道音乐的原始状态。   天师道音乐作为斋醮科仪不可缺少的部分,与斋醮科仪的“通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晋代葛洪在《抱朴子·道意篇》中说,“撞金伐革,讴歌踊跃,拜伏稽颡,守请虚坐,求乞福愿”,表达了一种天人感应,人神相通的宗教思想。   画符念咒是早期天师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诵经礼忏等共同构成天师道音乐文化,道士所诵念的咒文也是天师道音乐的一种类型。   天师道音乐广泛吸取了唐、宋以来的宫廷音乐,其区域特色以江西赣剧的“弋阳腔”为主,而道教独创的“上清腔”则是主腔调。   龙虎山正一天师道道教音乐当前收录经韵126首,器乐、法器乐及曲牌23首。其中一曲多用、一韵多曲的现象较常见。常用的乐器有吹奏乐器、擦弦乐器、弹弦乐器、打击乐器,有“弋阳腔”和“上清腔”两种乐曲风格。   正一天师道音乐继承了上古巫祝文化的某些特征,介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和傩舞音乐之间,是宗教特有的“通神”“娱神”的音乐。江西丰富的民间音乐,龙虎山历代高道广采博纳的文化精神 ,造就了内容丰富的天师道音乐。它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发源衍变以及各种派系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在龙虎山,实地听一场道教仙乐盛会,别有滋味。   来源:听见江西丛书   编辑:胡代江 复审:朱峰   终审:刘莎、骆志俊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江西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